沈坤荣、耿强、韩剑主编的《宏观经济学教程(第3版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内容紧跟宏观经济学的国际发展趋势,按照短期到长期分析的理论演变脉络,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新发展进行了全面介绍,尤其是对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模型和政策含义作出了清晰明了的诠释。
本书的主要特色是对现实宏观经济问题的关注,通过大量的专栏形式介绍国内外各种重要的现实经济问题,为读者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提供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资料。另外,作为面向中国学生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本书始终注意加强对中国经济问题的介绍和解读,特别是对经济转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阐释。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本书的每一章都配备了本章要点、关键概念、思考题和案例讨论。
本书分为十二章内容,包括:基本概念与理论铺垫、宏观经济分析概述、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 模型及政策效应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维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及其核算、新增长理论概述、开放背景下的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转型的演进与展望。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 MBA的教材或教学辅导书,也可供对宏观经济学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参考使用。
沈坤荣,男,经济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1 人物简介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后,荷兰蒂尔堡(TILBURG)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美国斯坦福(STANFORD)大学经济学系高级研究学者。现任南京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江苏省青联副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价格协会理事;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江苏省人民政府“十一五”规划专家组成员;江苏省交通经济学会会长;南京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苏州市人民政府顾问;苏宁电器独立董事等;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2 教育学历
1982.9-1986.7南京大学数学系本科生1986.7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8.9-1991.2南京大学商学院硕士生1991.2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
1993.9-1996.7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博士生1996.7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3 工作经历
1996.12-1998.12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博士后;
其中:1997.01-07荷兰Tilburg大学经济学系进修 ;
1998.09-1999.11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 ;
1999.12-2002.03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博导 ;
2002.03-2006.11南京大学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导 ;
其中:2002.07-08美国BRIGHAMYOUNGUNIVERSITY经济系合作研究 ;
2002.08-2003.08美国斯坦福(STANFORD)大学经济系高级研究学者;
2006.11-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4 主要学术著作
1.《中国区域发展中的江苏经济》(沈坤荣参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06 ;
2.《苏南乡镇企业:历程.机制.效应.趋势》(沈坤荣副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11;
3.《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8)》(陈佳贵主编沈坤荣参撰)经营管理出版社1998.6 ;
4.《体制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沈坤荣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6 ;
5.《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洪银兴沈坤荣何旭强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
6.《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9)》(吕政主编,沈坤荣参著)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6 ;
7.《中国经济增长论》(沈坤荣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8.《转轨时期中国经济运行与发展》(沈坤荣参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 ;
9.《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论》(沈坤荣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转型中的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范从来沈坤荣郑江淮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4月;
11.《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研究》(沈坤荣等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5 主要学术论文
1.沈坤荣吸引外资与投资环境关系的相关分析<亚太经济>No.51991 ;
2.沈坤荣技术进步与县域工业增长《南京大学学报》增刊1991 ;
3.沈坤荣我国货币需求的定量分析《预测》No.21993 ;
4.沈坤荣综合要素生产率与江苏工业增长《南京社会科学》No.41993 ;
5.沈坤荣江苏乡镇工业增长因素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研究》No.51993 ;
6.沈坤荣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生产力研究》No.21994 ;
7.沈坤荣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研究《江海学刊》No.21994 ;
8.沈坤荣综合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南京大学学报》No.31994 ;
9.沈坤荣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与分析<南京社会科学>No.51994 ;
10.沈坤荣中国金融改革深化过程中的居民储蓄《江苏社会科学》No.61994 ;
11.沈坤荣在有效的宏观调控中合理选择发展速度《价格理论与实践》No.61994;
12.洪银兴沈坤荣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No.31995 ;
13.沈坤荣中国农村非农化道路的背景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No.61995 ;
14.沈坤荣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南京社会科学》No.91995 ;
15.沈坤荣江苏省乡镇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No.21996 ;
16.沈坤荣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财经研究》No.31996 ;
17.沈坤荣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启示《南京社会科学》No.31996 ;
18.沈坤荣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江苏乡镇企业跨世纪的选择《南京大学学报》No.31996 ;
19.洪银兴沈坤荣SeveralProblemsRelatedtoFurtuerDevelopmentofEconomicandTradeRelationsBetweenthe
TwoSidesoftheTaiwanStraits《SOCIALSCIENCESINCHINA》No.41996 ;
20.沈坤荣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持续增长<生产力研究>No.21997 ;
21.沈坤荣中国的分权化财政改革与经济增长《南京社会科学》No.91997 ;
22.沈坤荣中国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计量分析与评价《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No.111997 ;
23.曹勇沈坤荣TheDevelopmentofTownshipandVillageEnterprisesandItsImpactonJiangsu’sEconomy《ChinaBusinessReview》(新加坡)No.101997 ;
24.沈坤荣TotalFactorProductivityandEconomicGrowthinChina《WorldEconomy&China》No.61997 ;
25.沈坤荣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No.11998 ;
26.沈坤荣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管理世界》No.21998 ;
27.沈坤荣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苏经济增长研究《江苏社会科学》No.51998 ;
28.沈坤荣中国外资引进与出口贸易的政策效应—经济计量检验与分析;《统计研究》No.51998
29.沈坤荣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入与经济稳定增长《中国工业经济》No.101998 ;
30.沈坤荣改革二十年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管理世界》No.21999 ;
31.沈坤荣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管理世界》No.51999 ;
32.沈坤荣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经济科学》No.41999 ;
33.沈坤荣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转变<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No.91999 ;
34.沈坤荣中国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与优化供给《金融研究》No.31999
35.沈坤荣中国经济增长的供需格局转变及其对策《金融研究》No.41999
36.沈坤荣相文燕货币局制度对经济稳定作用的评析《世界经济》No.91999
37.沈坤荣胡凡外商投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南京社会科学》增刊1999
38.沈坤荣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体制、政策及其效应分析《南京大学学报No.22000
39.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分析<金融研究>No.32000
40.沈坤荣相文燕外国直接投资对东南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经济科学》No.32000
41.沈坤荣汪建实际利率水平与中国经济增长《金融研究》No.82000
42.沈坤荣南京市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南京社会科学》No.92000
43.沈坤荣CapitalInflowandEconomicGrowthinChina 《WorldEconomy&China》No.1-22000
44.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No.52001pp.82-93
45.沈坤荣汪建中国银行业开放的理论依据与预期效应研究《管理世界》No.52001pp.101-110
46.沈坤荣西部大开发对南京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南京社会科学》No.92001pp.79-84
47.沈坤荣相文燕资本市场开放与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No.12001pp.57-62
48.沈坤荣汪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银行业开放研究《财贸经济》No.12001pp.45-50
49.沈坤荣耿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外资政策趋向研究《南京社会科学》增刊2001
50.沈坤荣中国制度创新的增长效应分析《生产力研究》No.22002
51.沈坤荣范永俊充分发挥证劵市场功能保持江苏经济竞争优势《南京社会科学》No.32002
52.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经济研究》No.12002
53.沈坤荣田源人力资本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管理世界》No.112002
54.沈坤荣李剑中国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经验研究<经济研究>No.52003
55.ShenKunrong、JianLi,CHANNELSBETWEENTRADEANDGROWTH:EVIDENCEFROMCHINA。荷兰MSM国际会议,2004年7月
56.ShenKunrong、KerkL.Phillips,WhatEffectdoestheSizeoftheState-OwnedSectorHaveonRegionalGrowthinChina?第五届管理学国际大会,澳门,2004年5月
57.沈坤荣李莉西方国家银行监管工具及其在中国的运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No.72004
58.沈坤荣张成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地区动态数据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No.72004
59.沈坤荣孙文杰投资效率、资本形成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No.62004
60.KerkL.Phillips,ShenKunrong,:WhatEffectdoestheSizeoftheState-OwnedSectorHaveonRegionalGrowthinChina?《JournalofAsianEconomics》15.2005.pp1079-1102
61.沈坤荣付文林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与地区经济增长,《管理世界》No.12005
62.沈坤荣李莉银行监管:防范危机还是促进发展?《管理世界》No10.2005
63.沈坤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比较与评述,《经济学动态》No.5,2006
64.付文林沈坤荣中国公共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及其增长效应,《经济科学》No.1,2006
65.沈坤荣付文林,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经济研究》No6.2006
66.付文林沈坤荣中国公共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及其增长效应,《经济科学》No.1,2006
67.沈坤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比较与评述,《经济学动态》No.5,2006
68.沈坤荣赵博,TFP、技术选择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江苏社会科学》No.4,2006
69.沈坤荣唐文健,存在大规模劳动力转移条件下的经济收敛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No5.2006
70.沈坤荣张璟,中国农村公共支出及其绩效分析《管理世界》No1.2007
6 主获奖情况
1995年5月,荣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奖
1996年5月,荣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奖
1997年6月,荣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希望之星奖
1998年5月,荣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奖
1995年2月,论文“江苏省乡镇工业增长因素研究”荣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贰等奖
1997年12月,著作《苏南乡镇企业:历程.机制.效应.趋势》(副主编)荣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江苏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叁等奖
1997年12月论文<江苏乡镇工业增长因素研究>荣获:中国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提名奖
2000年,个人专著《体制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荣获:江苏省普通高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壹等奖
2000年,荣获:首届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壹等奖
2000年,荣获:1999-2000学年江隆奖教金壹等奖
2001年,个人专著《体制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荣获:
江苏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1年,荣获:第三届“江苏青年科学家奖”称号
2002年,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第二期计划培养人选
2002年,个人专著《中国经济增长论》(人民出版社),荣获:第四届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003年,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获得者
2004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2004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004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2005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5年,专著《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荣获: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6年,第二届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名师
2006年,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7 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3BJL02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473036):《推进实现公平的经济增长研究》
3、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1DG000037):“十五”期间跨国购并与资本市场渐进开放的协调研究
4、国家人事部留学归国人员课题“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5、国家教育部重大项目《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2001ZDXM79002)子课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
6、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重点课题(E2-011):《中国资本市场的渐进开放及其风险监管研究》
8 开设课程
1、政治经济学,本科生课程;
2、宏观经济学,MBA课程;
3、发展经济学,硕士生课程;
4、宏观经济学前沿,硕士生课程;
5、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士生课程。
特别说明:本页面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对本内容有任何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Copyright©2007–2025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