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一个基本模型来架构。这个模型集中于阐明三组市场中的均衡条件。这三组市场是: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依据所讨论问题的不同,我们对模型中与该问题相关的部分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展开,其余的部分则被简化或者作为背景,而基本的模型始终保持不变。我们希望这样一来,本书读者可以把宏观经济学看作一个前后一致的整体,而不是模型的集合。你能够理解的不仅仅是过去已经发生的宏观经济事件,而且也包括那些未来将要发生的经济事件。
本版本更新之处
第1章从本次经济危机的历史展开,给出了关于本次经济危机的一幅全景描绘以及如何解决本次经济危机产生的问题将会贯穿在整本书当中。
在短期和中期章节之后,我们新加了第9章,以专门分析本次经济危机。从金融系统的作用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等多个方面,此章节向读者展示了如何扩展利用短期和中期的相关分析方法去理解本次经济危机。
有关经济大萧条的相关材料已从上一版的章节移动到第9章。高通货膨胀的相关内容被适当缩减并且包含在第23章当中。
关于财政政策的第23章被重新改写,主要关注美国当前的债务问题。
第23、24、25章讨论了本次经济危机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操作,以及整个宏观经济学带来的启示。
本版本新加了许多要点解析,以讨论本次经济危机的各个方面。它们包括第3章的“雷曼破产,对于另一个大萧条的恐惧和消费函数的变动”;第4章的“银行挤兑、存款保险和批发融资”;第17章的“流动性陷阱、量化宽松和预期的作用”;第19章的“G20与2009年的财政刺激”;第23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是如何降低债务比率的”;以及第24章的“LTV比率和2000—2007年间的房价上涨”。
书中的图和表均利用最新的数据进行了更新。
本书结构
本书有两个中心部分—核心内容和两个主要的扩展部分。核心内容以导论作为开始。扩展部分之后有一个对政策作用的回顾。全书以一篇后记结束。卷首的流程图使全书结构一目了然,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章节安排。
第1章、第2章引出基本事实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第1章关注经济危机并带你游览全世界: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中国。有的教师可能更想把它放到后面去讲,比如放在第2章之后。第2章介绍基本概念,阐述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含义,并带你迅速浏览本书。
虽然在第2章中讲述了国民收入账户的基本知识,但我们把国民收入账户的详细介绍移到了书末的附录1。这样既减轻了初学者的阅读负担,同时也能在附录中对此进行更为详尽的介绍。
第3~13章为本书的核心内容。
第3~5章集中在短期问题,描述了商品和金融市场的均衡特征,并推导了用于研究短期产出变动的基本模型,即IS—LM模型。
第6~8章集中在中期问题。第6章集中在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引入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第7章和第8章建立了一个基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模型,并说明了如何用这个模型来理解短期和中期的经济活动变化以及通货膨胀。
当前的这次经济危机是一件十分重要而且相当复杂的经济事件,因此我们使其独立成章。第9章是第6~8章的延伸,并以它们为基础重点关注了此次经济危机的起源、金融系统的作用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例如流动性陷阱和高负债。
第10~13章集中在长期问题。第10章讲述了一些实例,说明不同国家之间在较长时期的产出变化。第11~12章建立了一个增长模型,刻画了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第13章关注的是技术进步的效应,不仅关注长期效应,也关注短期和中期效应。这一论题在一般的教科书中都没有出现,但非常重要。本章还说明了如何将短期、中期和长期进行整合——借以举例说明了宏观经济学中方法整合的好处。
第14~21章包括两个主要的扩展部分。
第14~17章集中讨论预期在短期和中期的作用。预期在大多数经济决策,乃至在产出的决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第18~21章集中讨论现代经济开放的含义。第21章关注不同的汇率制度的含义,从浮动汇率制度到固定利率制度、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制度。
第22~24章分析宏观经济政策。
前面的21章大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讨论了宏观经济政策,第22~24章则是要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第22章讨论一般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及其局限性。第23章和第24章集中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某些教师可能想更早地使用这些章节中的部分内容。
例如,第23章中关于政府预算约束或第24章中关于通货膨胀的讨论就很容易移到前面来讲。
第25章是一个后记。它将宏观经济学放到一个历史的范畴中,展现其在近70年的演变过程,并讨论了当前的研究方向及本次经济危机为宏观经济学带来的教训和启示。
第5版到第6版的变化
第6版的结构与第5版基本上是相同的,都包含一个核心部分与两个扩展部分。然而,新的版本在很多章节都新加了与本次经济危机相关的内容。例如,我们在第1章首先就讨论了本次经济危机,并且许多有关的要点解析专栏和讨论贯穿全书,同时我们新加入第9章重点讨论本次经济危机。
同时,我们删去了第5版当中的两章。原因很简单,从某些方面来看甚至是可笑的。尽管我们认为像大萧条和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这类经济事件对于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可是我们并不希望这个世界在短时间内面临许多相同的问题。虽然没有像大萧条那样严重,但是本次经济危机却引发了与大萧条相似的经济问题。因此,我们将第五版中有关此部分的章节和资料移动到核心部分和两个扩展部分。
我们也将第5版当中的第9章删掉了,这一章搭建起了一个分析经济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框架。因为许多教师反应,这一分析框架对学生来说较为难以理解;同时,此章节当中的部分内容被整合到本书其他章节,特别是第8章。
本书特点
本书力戒空谈理论,而不联系现实。为此,除了在正文本身讨论事实外,我们还加入了大量的专栏—“要点解析”,特别讨论了美国和全世界的宏观经济事件和事实。
我们通过使用页边注释(跟正文内容并行)使学生和老师在教室里能够互动,这是一个创新。它们的作用是建立与读者的对话,化解课文中的难点,加深对课文展开过程中的概念和推导结果的理解。
对于想进一步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学生,向你们介绍以下两种方法:
“短附录”。某些章节的短附录是为了说明如何对正文中的某个命题进行扩展或推导。
“延伸阅读”。这一部分在每章末尾出现,讲述如何找到更多的信息,包括一些重要的网址。
章的最后部分都包括以下三类内容,这些内容有助于你确信是否透彻地理解了每章}。
“本章提要”,它是每章要点的总结。“关键术语”列表。
“本章习题”。“快速测试”习题很简单,“深入挖掘”习题有一些难,“进一步探讨”习题需要借助于互联网或者电子表格软件。
本书后面的符号表使得回忆起正文中所使用符号的含义更加容易。
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是麻省理工学院(MIT)“1941级”教授。在法国完成本科学业后,于1977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77年到1982年在哈佛大学任教,1983年起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经常获得经济学系“最佳教师”奖。
奥利维尔•布兰查德对诸多宏观经济问题均有研究:从财政政策的影响到预期的作用,到价格刚性,到投机性泡沫,到西欧的失业问题,到更近的东欧转型问题,最近,他又开始研究劳动力市场制度。他还为许多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工作,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复兴与开发银行。已发表的文章超过150篇,撰写或编辑的著作超过15部,包括与斯坦利•费希尔(Stallev Fisctler)合著的《宏观经济学讲义》(Lectures on Macroeconomics)。
他还是国民经济研究局的研究员,计量经济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会员,曾任美国经济学会的副会长。他也是法国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
1 他是以下杂志的编辑
Editorial Board,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1995-
Associate editor, German Economic Review, 1998-
Co-editor,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4-1998
Co-editor,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1983.
American editor,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83-1984.
Co-editor,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1989-1993
Associate editor,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3-2006
2 他的著作
Restoring Europe's Prosperity; Macroeconomic Papers from the Centre for European Policy Studies, with Rudiger Dornbusch and Richard Layard. MIT Press, 1986.
Lectures on Macroeconomics, with Stanley Fischer. MIT Press, 1989; translated in Italian, Lezioni di Macroeconomia, Il Mulino, 1992; in Japanese, Taga Shuppan, 1996; in Chinese, 1998.
World Imbalances, Wider World Economy Group, 1989 report, WIDER 1989.
Reform in Eastern Europe, Wider World Economy Group 1990 report, WIDER and MIT Press, 1991.
Competitive disinflation, the Mark, and fiscal policies in Europe, International Policy Group at OF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also in French, La desinflation competitive, le mark et les politiques budgetaires en Europe, Editions du Seuil, 1991.
East-West Migration, Wider World Economy Group, 1991 report, WIDER and MIT Press, 1992; also in Italian, Est-Ovest: la Grande Migrazione, Edizioni die Comunita, Milano, 1994.
Post Communist Reform, Wider World Economy Group 1992 report, WIDER and MIT Press, 1993.
The Transition in Eastern Europe, editor with Kenneth Froot and Jeffrey Sachs, Volumes I and II, NBER and University
特别说明:本页面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对本内容有任何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来源: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75240973
Copyright©2007–2024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