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圣才学习网首页 > 经济类 >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 > 学习指南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

◇ 教材介绍

黄亚钧主编的《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第四版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资料最新和内容调整。本书共16章,除导论外分为三篇:第一篇为产品市场,第二篇为要素市场,第三篇为市场经济问题研究。从逻辑结构上来看,第一篇和第二篇主要是从产出和投入的角度讨论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第三篇则是研究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特殊问题。 近几十年来,现代微观经济理论有了长足的进展,如博弈论、不确定分析、信息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等,本书力图在理解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把这些新理论和新方法系统地介绍给读者。本书最大的特色是十分简明生动地介绍和论述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易于学生学习掌握。

本书除可用于工商管理学类各专业、经济学类各专业的教学外,也可以用于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和自学,同时还适应于广大社会读者。

黄亚钧教授主编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教材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也被河海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众多高校指定为经济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员更好地学习这两本教材,我们精心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


◇ 作者简介

黄亚钧,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副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院长,澳门大学副校长等。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证券投资学和国际金融。

 1 个人简历

姓  名:黄亚钧

职  称:教 授

所在系所:世界经济系

专业方向:世界经济、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

电子邮箱:yajunhuang@fudan.edu.cn

 2 教育经历

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

1985年获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2年获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WVU)工商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3 成就及影响

独立撰写和主编的学术专著有《微观经济学教程》、《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操作和业务》、《现代投资银行的业务与经营》、《现代产业组织》、《投资银行通论》、《金融工程及其操作》、《信息:市场经济的幽灵》、《人民币汇率走向》等8部及60多篇学术论文。

在资本市场和证券投资研究方面,近十几年来就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证券市场监管和券商保险制度、投资银行理论和体制选择、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股市稳定机制、职工内部持股计划、上市公司的外部约束机制、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立、新经济与证券市场重构、股市成熟标志等一系列现实和理论问题发表了几十篇论文,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可操作性的建议,被不少报刊摘录和引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1995出版的《现代投资银行的业务和经营》是国内较早对现代投资银行及其业务进行系统和全面论述的著作,至今仍然被很多学者所引用。1998年出版的《资产重组与并购》由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在海外出版。1998年出版的《知识经济论》,是国内第一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知识经济问题的专著,《人民日报》、《文汇报》等都发表了书评。该书于1999年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先后到美国、欧洲、日本和香港等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

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资产组合投资、证券投资学、现代国际投资学、西方经济学研究、贸易与金融专题等课程。培养研究生80多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0多名。

 4 著作

出版了《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09)、《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09)、《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第二版)》(200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二版)》(2007),《微观、宏观经济学教学参考书》(2007)等多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其中微观经济学(第三版)》和《宏观经济学(第三版)》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后者同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第二版)》为教育部推荐教材。

 5 社会职务

先后兼任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指数委员会委员、深圳证券交易所专家委员会委员等。1996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入选教育部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人文社会科学)。 

 

特别说明:本页面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对本内容有任何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 指定院校
 
◇ 配套教辅